分卷(7)(第2/4页)


    贴身宫女接过检验,拿了上面一层。

    重照回头一人抄了片刻,手酸又犯困,趴在桌子上眯了片刻,被童宁给推醒了。

    童宁说:十二殿下请小侯爷过去一趟。

    重照不疑有他,理了理衣襟便走过去。

    允琮也是看书看累了,一只手拿着点心在吃,一只手拿着狼毫不知在纸上画什么,见到重照,招手说:小昭侯,来这里。

    重照顶着贴身宫女怀疑的目光,在小允琮面前坐下。

    允琮问:我虽已读书百本,其中不少是游记,却惋惜未能饱览大齐河山,更别说是风沙满天肃杀苍茫的边疆,小昭侯驻疆三载,能否跟我说说?

    重照笑了一下,臣愧疚,因为父亲和诸叔父对我很是照顾,未曾遇到什么能说得出口的惊险奇遇。边关生活艰苦,主帅将军亦是,特别是寒冬酷暑,滋味更是不好受。臣曾和父亲一同巡视边关,马上奔波一整日,夜晚夜宿在军帐,困乏疲累,也要时刻警惕。

    虽是如此艰苦,但边关有最烈的酒,最别具一格的风景,自然也有最野的美人。

    话音落下,小允琮便是懵懂年幼,也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并无半分轻怠侮辱之意,只是这样新奇刺激的生活,让人忍不住想去体验一番。

    小允琮说:小昭侯见识丰富,我甚是羡慕。以后每月我都会来天一阁,我可以向父皇提议,让小昭侯监督我习字,也免了小昭侯抄书之苦。

    重照眉头微挑,虽只是几日时间,但毕竟是与皇子独处,意义非凡,又很让人有压力。但若是他扛下来,并且做的足够好,若是将来允琮登基,心中必会顾念着旧情。

    重照说:多谢殿下抬爱。

    衡帝如今身体健朗,但大齐的储君之位,无疑会落在两位皇子身上,一是皇后娘娘亲生的嫡子十二皇子允琮,二是在京城名望最高的五皇子允漳。

    三皇子身体残疾,八皇子耽溺于玩乐,其他皇子年龄小又无所突出,均不堪大任。

    衡帝重嫡子,帝后感情又深,允琮只要平安长大,储君之位便不会有意外。

    小允琮跳下台阶,道:那便如此,我先走了。

    重照低头:恭送殿下。

    重照收拾了下东西,把抄的书放在置物架里,分完食盒里的吃食,心满意足堪称事事完美。

    走出门,重照看见长延等在门外,有些吃惊。

    天一阁正殿前的台阶近七十阶,高低落差使得整个画面肃穆而庄重,天色昏暗,许长延低眉垂目,神色在夕阳下都显得温柔起来。

    许长延看到他,说:小侯爷是要出宫吧?一起走吧。

    重照微微偏着头,许长延今日的官服是深绿色,袖口绣着精细的罗纹,腰间佩着一枚极简的青绿色玉佩,让他忽然想起那日长延送他的那枚玉佩。

    玉佩上刻着红梅,和他们的名字。

    前世玉佩被他砸碎后,沿着红梅的纹路碎裂,长延想尽办法拼凑完整,玉佩上两人的名字却已经是面目全非了。

    若是对方是真心的,想来也是很难过的吧?

    又想起长延的身世,他母亲家族覆灭确实是与李家有关。毕竟李家当时全力支持衡帝登基,又亲手围剿柳家余孽,长延站在他母亲的家族的位子上,对李家确实很难不恨。

    重照心绪有些乱,长延似乎有所察觉,放慢脚步迁就他。

    长延低声说:小昭侯应当懂我的心意。

    重照一愣,脱口而出:什、什么

    长延无奈,说:今日我去面圣,正巧十二殿下向皇上提议,让你每月前三日监督十二殿下天一阁习字,皇上恩准了。

    重照被拉回思绪,说:今日十二皇子与我聊天甚是投机,临走前跟我说了这个,没想到十二殿下真的与皇上提了。

    长延说:所以你清楚你现在的处境了吗?

    重照脚步一顿,迷茫地问:啊?

    长延微微露出一丝无奈的神色:镇国公当年辅佐皇上登基,

    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》》